您好,歡迎來到

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與評估院

!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 >  黨建之窗 > 獻禮建黨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
獻禮建黨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

獻禮建黨百年·河南教育百篇|1958年

來源:河南教育科研網 作者:河南教育科研網 發布時間:2021-04-22 21:29 點擊量:5287

 

 

  1954年,長葛縣第三初級中學(今尉氏三中)全校師生在校長魏光軒的帶領下開辟耕地飼養牲畜,有組織地參加生產勞動。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農作物和牲畜的增產試驗,成功后就向當地農村推廣,學生放假后就回鄉參加勞動。學生用自己的勞動所得不僅解決了一部分伙食費、學費和書費,減輕了學校和家庭的負擔,也為學校建設節約了經費。同時,學生還從勞動中感受到知識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,更有利于學習質量的提高。

  1957年春,毛澤東主席在對教育工作的指示中,闡明師生要有一定時間參加生產勞動,學校要辦工廠、農場等。從1957年底開始,勤工儉學運動在河南省各地大中小學校普遍開展起來,許多學校建立了自我服務性質的勞動組織,開展校內外服務性勞動及農業生產、水利建設、基建工程等勞動。為便于師生參加農業生產,農村學校調整了寒暑假的起止時間,延長了麥假和秋假時間。各地教育部門加強了對師生的勞動教育,并將勞動課作為正式課程列入教學計劃。開封市還將勞動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。

  1958年1月20日,《人民日報》發表社論《兩個好榜樣》,推廣河南省長葛縣第三初級中學勤工儉學的經驗,評價長葛三中這種勤工儉學的做法是一件有意義的、值得大力提倡的事情,是革新學習風氣、進一步促進全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一件大事。1月28日,共青團中央發布《關于在學生中提倡勤工儉學的決定》,號召青年學生適當參加生產勞動。3月,全國教育行政會議進一步肯定了勤工儉學的意義和作用,指出:勤工儉學、半工半讀是體現教育方針的一項根本措施,它應該服務于教育,生產勞動必須列入教學計劃。根據中央精神,中共河南省委文教部在長葛召開現場會,號召全省教育戰線學習長葛三中、鄭州市溝趙社辦中學和新鄉市手工業子弟學校勤工儉學的經驗。

  1958年8月,毛澤東主席在視察天津大學時指出,高等學校應該抓住三個東西,一是黨委領導,二是群眾路線,三是把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起來。并特別提到河南省長葛三中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先進經驗。9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《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》,明確提出了“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,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”。規定在一切學校必須把生產勞動列為正式課程,指出今后的方向是學校辦工廠、農場,工廠和農業合作社辦學校。

  勤工儉學、勤儉辦學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一方面,學生摒棄了過去鄙視體力勞動的舊觀念,增強了愛勞動、愛勞動人民的情感;另一方面,他們也學到了一定的勞動技能,掌握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,鞏固了課堂知識。同時許多學校的辦學條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。

 

 

本站所有內容,由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自身創作、收集的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屬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所有;從公開渠道搜集、整理的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屬原作者。

如需轉載,請與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聯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