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來到

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與評估院

!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 >  黨建之窗 > 獻禮建黨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
獻禮建黨百年 河南教育百篇

獻禮建黨百年·河南教育百篇|1980年

來源:河南教育科研網 作者:河南教育科研網 發布時間:2021-05-14 19:16 點擊量:4943

 

 

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河南省委、省政府指示,應該首先辦好一批重點中學。1978年,省革命委員會教育局認定省重點中學18所,并且每個地區和直轄市設重點中學3—4所,每個縣(市)設重點中學2—3所。1980年12月,省教育廳根據教育部《關于分期分批辦好重點中學的決定》,制訂專門文件,對全省重點中學應具備的辦學規模、領導班子、教職工編制、辦學條件等作出明確規定。1981年8月,省教育廳經考核評估,報請省委同意,確定20所學校為河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,它們是:河南省實驗中學、鄭州市第一中學、河南師大附屬中學、開封第一高中、新鄉師院附中、新鄉市一中、洛陽第一高中、平頂山市一中、安陽市一中、焦作市一中、淮陽中學、尉氏三中、鞏縣二中、南陽市一中、信陽高中、西平縣楊莊高中、林縣一中、輝縣一中、平頂山礦務局一中、鄭鐵一中;各地(市)、縣也都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一批地(市)、縣級重點中學。

  1976年以后,重點小學的恢復建立工作被提到重要地位。1978年,省革命委員會教育局發出指示,要求地(市)、縣、市轄區和大企業、大廠礦都要辦好自己的重點小學。同年4月,省革命委員會教育局宣布:鄭州市緯二路小學(后改名省實驗小學)、開封市縣街小學、新縣箭河列寧小學為省級重點小學;地(市)可確定4—5所,縣和地轄市可確定5—6所,省轄市確定2—3所重點小學。

  1980年8月,省教育廳在一份報告中指出:小學教育的質量普遍較低,在短期內全面提高存在較大困難,唯一的辦法是先辦好一批重點小學,以重點帶動一般。農村重點小學的建設一般是一個公社選擇1—2所基礎較好、位置適中的學校作為公社中心小學,重點給予扶持。中心小學應建立教研室、圖書室、儀器室和體育場等,在各方面起到示范作用。在城市,每個區應建起1所或2所重點小學。1981年1月,省委、省政府批轉省教育廳黨組提出的辦好中心小學的意見,要求把教育上的“小寶塔”重新恢復起來。在農村,公社要辦好中心小學,打好“小寶塔”的基礎,以點帶面;在城市,一個區集中力量辦好一所重點小學。到1983年,全省重點小學發展至2202所,這些小學成為帶動城鄉小學教育發展、提高教育質量的中堅力量。

 

 

 

本站所有內容,由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自身創作、收集的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屬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所有;從公開渠道搜集、整理的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屬原作者。

如需轉載,請與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聯絡。